近日,由石化机械四机赛瓦公司研制的双机双泵固井橇,助力中国石化在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海301井获高产油气流,刷新海中凹陷油气日产量纪录,为勘探突破提供了固井技术支撑。
近年来,四机赛瓦坚定扛好“智造大国重器,服务能源安全”职责使命,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以效益为核心,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向技术先导型、质量效益型、治理现代型企业转型。该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外商投资先进的技术企业,拥有国内领先的油田井下工具、油气装备自动控制系统研制能力。去年底,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千帆竞渡:基层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案例集》,收录420个基层国有企业改革成功案例,四机赛瓦入选。
自1992年成立以来,四机赛瓦持续保持盈利,“一利五率”从始至终保持行业领先水平。今年一季度,公司产值同比增长11.2%,发展势头稳健向好。
作为国内首批中外合资合作的油气装备制造企业,四机赛瓦股权结构为石化机械持股65%、美国赛瓦公司持股35%。该公司以“治理现代型”为牵引,坚持党建铸魂,筑牢改革发展根基。
该公司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进一步规范董事会建设,修订公司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授权办法等制度,做实董事会职权。同时,推动“党建入章”,制定前置研究清单和“三重一大”细则,将党的领导扎根公司决策机制。
为了促进党建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该公司邀请外方总经理参与党组织在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讨论,收到较好效果。大力传承石油精神、弘扬石化传统,积极营造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通过举办主题党日、党员先锋岗评选等活动,激发全员的爱党爱国爱企情怀。
如今,四机赛瓦的党员人数从成立之初的7人发展到126人,党组织在公司改革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日益显著。
四机赛瓦从始至终坚持创新引领,攻关核心技术,提升装备创造力,打造技术先导型企业。
该公司积极与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建立高层次创新工作站;与国际领先的自动化技术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建成国内首个高标准石油钻采装备自动化实验室。分批次聘请控制技术、井下工具等领域技术专家,选拔公司青年技术人员参与项目研发,提升创新能力。
他们紧跟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深挖重点市场关键客户的真实需求,持续攻关“卡脖子”技术,建立“高端+定制化”工作机制。该公司形成了深水开发、极寒地区等高端特色技术优势,成功研制国内首台海洋深水防爆电驱固井设备——电驱固井橇。自主研发的高抗硫胶筒密封技术,攻克普光气田高含硫气井完井工具关键技术难题。
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新之花结出产业之果。以公司研制的高强易钻复合桥塞为例,目前该产品已在焦石坝和威远页岩气开发中得到普遍应用,成功替代进口产品,使同种类型的产品进口价格从2万美元降至人民币2万元,助力页岩气开采成本大幅降低。
四机赛瓦坚定以建设“质量效益型”公司为目标,深入推动机制改革,调动全员拓市创效的积极性。
该公司大力推动市场化选人用人,领导班子成员带头竞聘上岗,压减管理岗位数量。完善人岗匹配评估、末位退出和内部人力资源共享制度,构建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增能减的良性循环。将薪酬与经营效益紧密挂钩,确保核心骨干薪酬的市场竞争力。
推进扁平化和契约化管理,优化岗位设置和职责划分。对经营板块进行事业部制改造,实现独立核算和责权利对等。对独立面向市场的业务或低效业务,深化“跟单+项目管理”、成本管控“一单一策”管理,加快市场响应速度。
加快推进装备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升级,上线数字化制造系统,建成油田装备运维中心,推动“产品+服务”数字化转型,有效提升产品交付、质量控制和市场响应能力。四机赛瓦入选工业与信息化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名单,“5G技术在大功率油气压裂机组施工中的应用”被国家能源局评为能源领域5G应用优秀案例。